竹丝情愫
我喜欢竹子。北宋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五年前的“雨水”节气这一天,北京下起了霏霏细雨。当我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展厅,一幅幅编织新颖、做工精致、栩栩如生的山水、人物、花鸟竹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在人头攒动的展台前,“梁平竹帘采用当地盛产的上等慈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第四代传人牟秉衡边说边取来一根五六十厘米长的青竹简,剖成七八毫米宽的竹条子,除去里层只留下外面的青篾,轻轻刮去外头的薄膜,反复将篾头送往刀架上固定的刀片中,他粗糙灵巧的双手在刀片上飞舞。十几秒钟后,一条七八毫米窄的青篾分割成了近五十根如发丝细的竹丝。每根竹丝都可穿进绣花针,令在场者叹为观止。
惊叹之余,我抬头看见,展厅墙上挂着一幅一米多宽、数米高,出自牟秉衡手笔的山水竹帘大画。他认真地对参观者说:“画竹帘画需要有细心、耐心、静心,才能使竹帘画惟妙惟肖”。牟秉衡的一番话,勾起我对梁平竹帘极大的兴趣……
终于,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来到了重庆市梁平县。这里竹林连天涌翠,碧浪无垠,流水潺潺,清爽宜人。梁平史称梁山,1952年更名为梁平县,是中国竹帘的发源地。早在北宋年间,梁平人就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巧制竹帘,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明代以后,梁平竹帘制作更加精细,已有装饰竹帘出现。到清代,梁平竹帘工艺日趋完善。在清光绪年间,梁平竹帘已经成为典雅古朴、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
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②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新购竹蒸笼的保养、使用方法 2017-05-07
- 坚韧的竹子—励志故事 2017-04-28
- 竹有十德 2014-09-15
- 成都画家独创草书画竹技法 2014-09-15
- “大黄鸭之父”携竹编“粉红猫”亮相上海 2014-09-15
- 竹神的神话传说 2014-09-15
- 筷子的长度为什么是7寸6分? 2014-09-15
- 让生活走进自然---竹文化元素扮靓青岛世园会 2014-09-15
- 戏说:竹文化与居住品味 2014-09-15
- 竹有保平安之用 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