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搜货
低价买货
主站 分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绿色时报文章:竹产业期待大发展

绿色时报文章:竹产业期待大发展

发布时间:2016-07-08 查看次数: 1594次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的美誉,无论是从《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或是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中,都不难发现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痕迹。作为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有40多属500多种竹类,竹林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竹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的新兴产业,特别是竹人造板系列产品和机制竹浆造纸的发展,标志着中国竹产业跨入现代工业化利用的新阶段。竹产区的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竹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方兴未艾的竹产业
  全球的竹类植物共有70余属,1200余种,总面积2200万公顷,而其中亚太竹区面积和竹种就占到世界的80%。竹材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家具、造纸、工艺品制造等诸多领域。每年竹产业为全世界22亿人口提供经济收入、食物和住房,全球竹产品的年贸易额更是超过85亿美元。
  竹在水土保持、保护环境、发展旅游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同样面积的树林相比,竹林可以多释放35%的氧气。竹林四季常青、枝叶茂盛,加之竹叶覆盖地面,1株竹子可固定6立方米土壤,1公顷竹林就可蓄水1000吨。竹子形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在美化环境和风景园林上也广为利用。
  据2001年产竹省(区、市)统计,我国现有竹林面积551万公顷,其中毛竹350多万公顷,占60%以上。竹子主要分布于北纬30度以南的17个省(区、市),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4省的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的50%以上。据2001年全国竹业经济现状调查,全国竹材产量17.94亿根,竹笋480万吨,竹业年产值可达370亿元。由我国生产的竹编、竹乐器、竹雕、手工艺品、日用品和竹建筑等享誉世界,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约6亿美元。
  在云南屏边小学,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浙江新昌竹木有限公司联合试制的教学楼竹胶合梁屋架和竹人造板墙板在校舍建设中初露锋芒。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机场候机楼,中国出品的薄型竹天花板搭建而成的候机楼顶棚气势磅礴,它的生产厂家——浙江杭州大庄地板厂,开创了中国竹产品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抢滩成功的先例。
  随着科研的深入,竹子快速繁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单位面积竹林产量成倍提高,竹子的加工利用不断向工业化利用、精深加工、全竹利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目前,全国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约有30家,5000万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约有9家。浙江安吉竹加工业年产值达37亿元,浙江临安、福建建瓯、广东信宜竹加工业年产值均超过了10亿元。
  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陈绪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眼下中国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由于国内目前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东北地区天然林减产,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禁伐,寻找木材替代产品非常重要。我国无论在竹子科研、生产、开发和利用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发展竹产业是林区发展非木经济的一个很好出路。目前竹业已成为产竹省(区)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我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
  竹产业拉动农民增收
  近年来,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建设进程的加快,竹业以其效益高、见效快的优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彰显出重要地位和作用。
  生产实践证明,竹是重要的可再生非木材产品,生产周期短、用途广泛,是在多方面可代替木材的具有重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森林资源。此外,竹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竹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有重大意义。
  在有“中国竹乡”美誉的浙江省安吉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1/3以上来自竹业。福建省2003年的竹业总产值达86亿元,全省竹业产值上亿元的县有18个,其中仅丰产竹林项目就为竹农每年增收3亿元。政和县铁山乡高林村,竹业产值达到600多万元,人均竹业纯收入2400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2/3以上。湖南省桃江县,2002年竹业总产值达11亿元,占全县GDP的25%,全县财政收入的17%和农民收入的26%来自竹业。贵州省赤水市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通过退耕还竹,构建大竹业,农民收入中的40%来自竹子,形成以竹子为核心的农民增收之路。
  对于竹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2003—2010年全国竹林基地建设规划》,浙江、福建、云南等主要产竹省(区)也编制了竹林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竹业发展目标。四川、湖南省为推动竹业发展,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业发展的意见,为竹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这些地区,竹业已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壮大山区经济实力方面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 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②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