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搜货
低价买货
主站 分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竹产业:插上文创增值的翅膀

竹产业:插上文创增值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4-05-08 查看次数: 937次

 一套竹家具能卖出上万元的高价,还摆进国家电影博物馆,竹制牙刷登陆国际五星级酒店,国内首张竹明信片获批投产……这样的增值魔术正在上演,因为竹子插上了文化创意的翅膀。

 

  在今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还上演了这样的一幕:“五千!”、“八千!”、“一万!”……130多位客商为了一只鸟巢竹编织灯罩展品,竟将展馆变成了拍卖会,这让生产这只灯罩的安吉企业乐坏了。

 

  这一组叫价,彰显的是竹产业遇上文创之后的增值曲线。日前,记者走访多家以创意闻名的竹制品企业,以亚斐灯具和洁家竹木为样本,试图解开文创之于竹产业的魅力究竟何在?

 

  亚斐模式:小灯具挑战高端

 

  灯光透过竹制的灯罩发出柔和的光线,极具视觉享受。然而,这款作品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其竹材质,而且其灯罩可以自由拆卸、组合,稍加调整便是另一款造型。

 

  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安吉)国际“竹·生活”跨界创意设计大赛上,这款作品赢得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德国科特布斯工业大学、中国美院等艺术学校专业评委的青睐,斩获金奖。

 

  “巧妙的利用吸铁石的性能,灯罩才可以快速拆卸,就是这样一个创意,价值就至少可翻一倍。”亚斐灯具总经理周文国对记者说,竹子的透光性好,非常适合用于灯具设计,融合好的创意,轻松实现产品利润的成倍增长

 

  一款热带雨林系列落地灯在北京市场已经卖到了1800元,成本却不足400元;一款出自德国设计师之手的竹灯,成本不足百元,市场价却高达358元……目前,像这样的创意产品在亚斐已有200多款。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亚斐的竹艺吊灯、台灯,竹艺落地灯、吸顶灯,竹艺壁灯、竹编灯、竹皮灯……这些工艺、造型各异的创意产品绝大多数并非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

 

  凭借创意立足市场却又不依赖专业设计师,这是为何?

 

  “再好的设计也是为产品服务的,亚斐不会为了设计而设计,专业设计师容易受到专业设计思维的影响,使产品设计受到局限。”周文国强调说,这样的设计是学院、理论派系,不切合市场需求,我们的设计来源于业务需求,员工就是设计师。

 

  周文国说,亚斐灯具40%的一线员工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结合自身经验设计出相应的产品,这也是企业以文化创意闯市场的核心所在。

 

  洁家模式:竹家具践行仿古

 

  八仙桌的桌面上雕刻着百“福”字,桌子四周雕刻着“万字纹”,桌子下方四个角,镶嵌着“霸王角”,古色古香的造型十分引人注目,这是洁家竹木明清仿古家具的得意作品。

 

  “加上这三样东西,成本增加了20%,但价值却提高了10倍。”企业负责人说,在仿明清家具的基础上,设计师还引入雕刻等艺术,充分挖掘产品的附加值。

 

  一次故宫参观明代竹家具的经历,让洁家竹木萌生了设计生产原竹家具的想法。在解决了竹制家具“虫害、霉变、开裂”三个技术问题后,洁家在利用原竹制作明清仿古家具领域大展身手,八仙桌、琴桌、胡床等经典款式不断推出。

 

  “仿明清家具造型美观,本身就有极大的消费市场,竹子原材料的选择也体现了自然高雅的意境,产品的功能性、牢固度也可以和实木家具媲美。”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竹子历来受国人喜欢,竹家具也有广阔的市场,将竹子家具赋予文化气息,可以一举进入高端市场。

 

  一手抓明清仿古家具市场,洁家还一边融合旅游元素进入新领域。最近,由洁家竹木设计制作的竹制邮资明信片已经得到国家邮政总局的批准,设计样稿通过会审。“这是国内首张竹制明信片。”公司董事长徐岩说。

 

  短评 创意增值无处不在

  一个小创意,为小到灯罩大到家具等竹制产品增值数倍、十倍,实属情理之中。因为这就是人无我有、无法复制的创新价值所在。

 

  文化创意,作为创新的一种,与技术创新相比,他更具持久的生命力。从亚斐模式、洁家模式可以看出,文化创意并不是大专院校、高级设计师的“专利”,并不一定要大量资金支持、大量大才支撑才能为之。而且,文化创意的魅力在于“随心所欲”,只要你的想法被客户、被市场认可,即可付之实施,这种源于生活、源于市场的创意,是无处不在的。

 

  把文化创意作为创新的一种延伸来讲,再仔细想想“创新驱动”的组成,可以发现,创新其实无处不在。洁美、华特斯、乌毡帽等部分本土企业充分挖掘员工的智慧,让员工为企业的节能技改找不足、为工艺流程改造想办法、为新产品设计提供金点子、为企业管理制度出谋划策,用持久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的“草根”创意。

 

  践行创新驱动,必须要摆脱一个思维定势,一定要改变只有设计师、高校院所、高级人才才能创新的定势。不否认,这些人群从事创新有草根创意、员工创意无法比拟的资源、智力优势,但他们同样有着无法抹除的学院派、理论派烙印,相反,源于生活、生产一线的员工创意、草根创意是最切合实际的。或许这样的创意、创新看起来很小,但多数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 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②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